這是從2005開始在中央衛視開播的節目
收錄了許多文學、歷史、哲學、科學、藝術家的文章
以朗讀的方式呈現再輔以圖像助於理解
或許台灣在十幾年前也曾播過這樣的節目
但可能因為當時年紀太小
還嚥不慣這樣深度的內容
還有許多集只用了十分鐘就交代一個人的一生
時間有限,名人太多
很多甚至連名字都沒聽過
索興跳過不看,因為沒有太多的時間去認識他們
但如果只有十分鐘的時間要來介紹自己的一生
我們又能拿出什麼來吸引觀眾呢?
因為高中的暑假作業,讓我迷上了「文化苦旅」
這次就從作家余秋雨先生的文章開始讀起:
蜀中品味、陽關雪、
避暑山莊:康熙的交椅、
平遙:曾經的金融中心、
蘭州:牛肉麵與白蘭瓜、
岳麓書院:山長負責制、
蘇州:西施受的委屈......
多篇收錄在「文化苦旅」、「山居筆記」等書中
重讀了這些文章,彷彿又將自己拉回到高一暑假的時空
那樣青澀的高中生,為了應付暑假作業
所生「為斌新詞強說愁」的無病申吟,是可笑了點。
但沒有開胃菜就讓這麼濃重甚至帶點苦味的大菜上到孩子的桌前
要津津有味,也只是惺惺作態
歲月將心靈磨得破皮結繭
命運之神半開玩笑得惡整我們
不由得懷疑,非得歷經這些刻骨銘心的際遇
才能深刻體會到、學到些什麼嗎?
過了好幾個寒暑,重溫了這些文章
遇到了在南海路上達書局的書架前翻閱著這書的自己
我會告訴他什麼呢?
「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」
或許我們在讀盡萬卷書,行遍萬里路之後
才發現原來都只是為了探尋自己內心的最深處
若是害怕失去而不去做的事,那就放膽去做吧
凡走過必留下些什麼
就算徹底失去了,也只是打平
沒有損失
況且,我們也不完全地失去
即使留下了傷痕也是一種收穫
成長不也是一連串跌跌撞撞的歷程嗎?
也因為這樣,我們變得更認識自己
隱約記得當年獨上高樓,望盡天涯路的無懼與無悔
還要帶著這樣的心情繼續開拓自己的人生
但願後世還願意收看我這短短十分鐘的生命剪輯!
- May 01 Thu 2008 22:00
迷上了「子午書簡」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